克莱夫数据服务公司(CLIVE Data Services)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航空货运量比9月份高出3%。与第二季度需求下降37%相比,10月份的需求下降13%。
当月的动态客座率为70%,一度达到创纪录的72%,与一个月前持平。
交联指数数据显示,中国/香港对欧洲的房价较4周前上涨了25%,而同期中国/香港对美国的房价上涨了28%。
然而,本月最后一周的需求下降了3%。
CLIVE Data Services称,在第二波冠状病毒引发的不确定性中,本月最后一周需求突然下降是否意味着消费者支出再度中断,行业将谨慎等待。
CLIVE Data Services董事总经理尼尔?范德沃(Niall van de Wouw)向《航空货运新闻》(Air Cargo News)表示,他对这些数据感到惊讶。
他说:“两周前,我们的载客率达到了创纪录的72%,所以当我们昨天晚上更新系统时,我们本以为会更高,但结果是70%。”
“我们看到,全球各地都出现了下滑,但除中国外,欧洲的降幅高于平均水平。”
货代的联络人表示,由于欧洲大陆正在应对第二波冠状病毒疫情,欧洲实施了封锁措施,因此客户已经取消了货运。
上月,该数据提供商曾警告称,市场环境对货主来说是“有毒”的。尽管市场环境有所下降,但van de Wouw表示,情况依然如此。
“客座率仍然非常高,不确定性仍将存在,”他说。“市场将从炽热变成非常炽热。如果你看看这些客座率,我不会说现在是买方市场。”
在调整运力以满足需求方面,航空公司也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在过去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
van de Wouw说:“我们看到的是,目前货船在控制他们的船只。”“以前,他们的供应部门有50%是由他们没有影响力的客运服务控制的。那50%已经消失了。
他说:“现在的供需平衡效率高得多,只要那些客机不存在,需求就会继续增长。因此,即使需求下降,我预计载客率仍将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因为(航空公司)坐飞机的次数会减少。”
Tac Index的业务发展总监罗伯特?弗雷(Robert Frei)说,10月最后一周,中国向西的运力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这说明从中国到欧洲的运力仍然吃紧,尽管货运量下降了5%,但价格仍处于高位。
“10月最后一周,中国/香港-欧盟的空运价格环比上涨9%,比9月最后一周上涨25%。以绝对值计算,与2020年5月的高点相比,利率水平上升了60%。中国内地/香港-美国的流量也是如此,10月份最后一周的流量比上月同期增长了28%。显然,行业将密切关注需求周期,因为我们可能进入另一个不确定时期,”他表示。
整体而言,van de Wouw表示,航空货运市场仍在缓慢改善:“在高位,航空货运市场可以看看10月份的表现数据,并确信恢复到covid前水平的复苏仍在继续。”
“然而,也会有一些公司担心本月最后一周3%的需求下降,担心第二波病毒造成的不确定性是否会阻止复苏的进程。”当我们看到11月份的数据时,我们将会知道更多,但是在这个月通常很强劲的上周,动态载客率下降了1.5%,这是不寻常的,并对未来几周的需求提出了疑问。
“尽管当月的动态载客率和空运费率较高,但这与需求关系不大,更多的是由于供应不足,运力每年下降26%。”或许10月的最后一周表明,峰值可能不像业内预期和希望的那样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