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远海运集团所有业务板块中,集装箱运输板块无疑是外界最为关注、也是整合难度最大的,特别涉及大量原中远集运和原中海集运的航线业务合并问题,如何协调复杂的业务关系,成为业界焦点。
若按新联盟划分,中远海运集运所在的OCEAN联盟在运力规模上达到64万TEU,市场份额达39%,居市场第一。同时,OCEAN联盟的总投船数超过100艘,也排名第一。
按船公司比较,重组之后的中远海运集运,在美东航线上的市场份额提升幅度最大,目前仅次于马士基航运,位居第二。船期方面,中远海运集运一周可提供9条远东至美东航线服务,与商船三井并列第一。
从今年3月1日两家公司合并组建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集运),标志着集运业务正式实施重组开始,经过近5个月时间,中远海运集运的航线网络已基本重组完成,在主要航线的竞争力有明显提升。
新巴拿马运河已于今年6月26日正式通航,远东至北美东的全水路航线迎来全新发展阶段。目前,美东航线市场共投入运力275艘、178.8万TEU,其中G6联盟占比32%,居四大联盟之首,CKYHE占28%,紧随其后,O3和2M在运力份额均在20%左右。
船型上,中远海运集运在该市场投入的7000TEU以上大船达到14艘,仅次于马士基航运,其中5艘为9000TEU以上船舶,平均船型达到6379TEU。中远海运集运在总挂港频次上也在船公司中领先,港口覆盖面最广。
同时,中远海运集运还能提供远东到欧洲基本港最快的交付时间。具体包括,NE3航线上海至鹿特丹港最快28天,NE6航线上海至汉堡港最快25天,均为市场第一;NE7航线上海至费力克斯托港30天,位居市场第三位。
据了解,目前中远海运集运的航线整合已基本完成,未来,双方海外机构的进一步重组将成为重点,同时为适应新格局,公司将积极优化船队结构,未来三年,将 新接集装箱船35艘,其中90%以上是超大型船舶。未来还将拓宽航运通道,优化精品航线,改善海上丝路沿线服务网络,并重点拓展海铁联运航线、国际班列。
在另一个重要市场——远东-西北欧航线上,经过重组,中远海运集运的竞争力也有明显提升。目前,远东-西北欧航线99%的运量集中在四大航运联盟手上,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其中,2M在该市场的投入运力超过100万TEU,市场份额达到36%,其余三个联盟份额差别不大,在20%-22%之间。具体到船公司,中远海运集运共投入运力20艘、30.1万TEU,市场份额达11%,仅次于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位列全球第三。
重组之后,中远海运集运在船期密度、港口覆盖面、交货速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其中,船期密度上的优势最为明显。目前,中远海运集运远东-西北欧航线在远东地区覆盖了中国(含香港、台湾)、韩国等主要港口,对上海、宁波的挂靠频率达到了每周6次,班期密度高于其他船公司;在西北欧方面,对费力克斯托港、鹿特丹港和汉堡港的挂靠频率,达到了每周5次,位列船公司第一。
来源:中国航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