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阿里巴巴正在掀起一股跨太平洋贸易的风暴,迅速修理船舶,移动自己的集装箱,同时与以色列合作承运人ZIM运输越来越多的集装箱。然而,对于这家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向海洋物流的不断转型并非一帆风顺。
总部位于新加坡的Transfar航运公司是跨太平洋航运公司的新成员之一,他们花费巨资租用了3091标箱大小的船只。Transfar为中国3PL Worldwide Logistics所有,13个月前,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子公司菜鸟(菜鸟)收购了该公司10.33%的股份。
新加坡班轮研究服务公司(Liner Research Services)负责人Hua Joo Tan在证实阿里巴巴对环球物流的投资时表示:“到目前为止,Transfar已经以短期租约形式租了7艘船,它们目前都在跨太平洋航线上运行。”
总部位于纽约的托运人咨询公司Ocean Audit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费雷拉(Steve Ferreira)也指出,阿里巴巴与ZIM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已经开始起飞,两家公司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在亚洲和美国的交易中运送了大约500个集装箱。
“我认为可以肯定地说,阿里巴巴正在通过协调使用包机,进入亚马逊物流FBA式的模式。很明显,阿里巴巴已经摆脱了低价值包裹运输,现在正在为中小企业完成整箱订单,或者为中小企业在美国提供私人物流网络,”费雷拉告诉Splash。
阿里巴巴的美国同行亚马逊迅速但悄无声息地重塑了跨太平洋航线的贸易流,在过去18个月里稳居无船运营公共承运人(NVOCC)前十名。
ZIM和阿里巴巴达成了一项协议,允许阿里巴巴的卖家和买家预订和购买ZIM的海运货物。
然而,并非所有的阿里巴巴发货量都按照计划进行。例如,全球物流租赁的A Kinka号,一艘1740标准箱的货轮,在8月份的一次碰撞后被迫返回上海进行跨太平洋航行(见下图)。
更多航运资讯请关注物流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