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巴巴讯:尽管人们对世界经济感到担忧,但全球贸易继续显示出积极迹象。然而,由于北海地区的拥堵时间异常长,德国ifW Kiel世界经济研究所(ifW 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的分析师担心,严重拥堵、高昂的运输成本以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问题引发的问题,可能会削弱最新基尔贸易指标(Kiel Trade Indicator)报告中的积极数据。
根据他们的分析,超过2%的全球货运能力在北海处于停滞状态。他们警告说,由于异常长时间的拥堵,这些船只无法装卸货物,这可能会对未来的贸易结果造成影响。
根据基尔贸易指标的最新数据更新,6月份世界贸易较上月增长0.4%(价格和季节性调整)。然而,欧洲表现最弱,德国进口增长2.5%,但出口略有下降。最新的基尔指数显示,欧盟整体出口略有下降,进口增幅也较小。相比之下,港口拥堵有所缓解的美国和中国的进出口都继续呈现强劲增长。
基尔贸易指标(Kiel Trade Indicator)主管文森特?斯塔默(Vincent Stamer)表示:“目前还看不到终结集装箱航运拥堵的迹象。”“虽然过去在上海附近也观察到过排长队的现象,但这在北海地区是非常罕见的。对德国和欧盟来说,这主要影响到海外贸易,尤其是与亚洲的贸易。例如,消费电子产品、家具或纺织品都是从亚洲发货的。”
作为对欧洲贸易潜在影响的一个指标,分析师们强调,从亚洲到欧洲的进口数量大幅下降。根据Kiel Indicator的最新报告,“与正常情况下的预期相比,目前正在运输的集装箱船减少了20%以上。”他们正在关注红海的交通,称这是欧洲和亚洲之间最重要的贸易路线。斯塔默说,上一次出现这么大的差距是在两年前COVID-19大流行爆发之后。
“一个决定性因素可能是,由于从中国到欧洲的40天航程,上海封锁的负面影依然存在。北海的集装箱船拥堵,以及由于新一带一路倡议而日益重要的铁路运输,也可能会减少红海的货运量,”Stamer说。
最新报告还强调,俄罗斯港口的货运量目前相当明显地表明,俄罗斯正试图用亚洲货运量取代欧洲货运量。在波罗的海的圣彼得堡港口,货物从欧洲抵达这里,货运量遭受了持续的低迷。另外两个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与亚洲贸易的关系更密切,也在一定程度上复苏。“然而,从亚洲的进口还无法取代与欧洲的贸易,”斯塔默说。
基尔贸易指标估计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欧盟和整个世界贸易的贸易流量(进出口)。下一次数据更新将在7月20日,然后在8月初公布7月贸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