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疫情防控没放开之前,美国国务卿、日本首相、英国首相纷纷指责中国防疫政策。但当中国放开了,情况又变了。
自今天起(1月5日),美国政府要求,对所有来自中国、香港或澳门的2岁以上旅客,一律须出示搭机前2日内阴性证明。
自今天起(1月5日),英国卫生部要求,入境英国的中国旅客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登机。
从1月8日起,中国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同时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入境人员,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即取消来华人员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1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6%,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
1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4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48.7%,较上月回升4.6个百分点。
2022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较上月继续回落。从指数上看,业务量和新订单数量降低、库存增多、库存周转减慢、从业人员数量减少,同时受供需关系影响,物流服务价格上涨。
不过,对照海外规律看,一般而言耐用品往往会在放开后得到迅速恢复,而服务类消费则需要循序渐进,随着社会逐步接受共存后缓慢恢复。
疫情期间出现的电子商务加速 趋势很可能在经济复苏期间得以维持。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体经济活动大幅减少,但电子商务贸易和零售市场份额有所增长,尤其是国内市场,出行限制和消费者社交焦虑使得线上购物增加。
电商卖家在“抗疫”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
与跨境电商B2B模式相比,我国跨境电商B2C模式在资金运转、企业运营效率及财务表现等方面在疫情期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跨境电商B2C业务依托互联网、物流、支付等电商各环节的不断完善,促使多批次、小批量的外贸订单需求不断增长,给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再加上近期我国调低了进口关税,跨境电商将在短期内继续拉高进出口贸易。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进口跨境电商B2C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天猫国际+考拉海购、京东国际、唯品国际排名前列,市场整体处在上升通道,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疫情期间完成了顾客网购习惯养成,跨境电商仍有渗透空间;平台格局多元化,拓宽品牌出海渠道;物流效率提升打开跨境电商品类限制。相较传统贸易,中国品牌商价值量在跨境电商价值链上有近8%的提升空间,竞争力有望增强。
不过,据1月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2.8点,比上月回落3.8个点。总业务量指数、满意率指数、履约率指数、库存周转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实载率指数等有所回落。
二、2023,海外物流需求或疲软
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以人体血管系统作为譬喻也许最为贴切。假如血管有血块阻塞,无论血块多么细小,都可能妨碍血液流动,干扰血液循环,后果不堪设想。2023年中国国际物流会怎样?
挑战1 空运不足海运受制于人
此次疫情爆发和蔓延期间,运输量最大,同时也最重要的物资就是各种医疗物资。而我国航空物流能力不足的短板,会使后期加大进出口贸易动力不足。
截至2022年,除港澳台地区外,中国大陆共有民用机场250多个。 而截至于2022年12月份根据美国航空相关部门统计,美国大约有 14,400 个私人用途(不对公众开放)和5,000 个公共用途(对公众开放)机场、直升机场和水上飞机基地。
海运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
我国航运市场开放后,面临世界航运巨头的竞争压力,一大部分外贸出口货物订舱租船权掌握在外商手中,因此我国船队在营运上更易受到外国船公司的排挤。而这种情况下,与外资航运企业被优先选择。
2023年,俄乌冲突仍在继续,未来会不会进一步升级?中国与欧洲物流线路会不会受到影响?
2022年3月,由于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影响,马士基暂停海运、空运和洲际铁路往返俄罗斯的新预订。即日起(3月1日)执行,覆盖所有俄罗斯门户港口。试想如果外资航运对我国如此,我国将承受巨大损失calchamber)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