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在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北区船边,中谷“新海明”轮正在吊装集装箱货物。与传统作业不同的是,这次全部采取了无人自动化。当接收到指挥中心调度指令后,场桥开始自动吊装集装箱,由无人集卡向码头岸桥行驶。而解决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首先要解决集装箱锁扣的安装。
锁具不同,安装手势也不同,因此过去,这道工序是由两名码头工人完成,而这也成为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的难点。为此,在这次自动化改造中,码头上设立了智慧解锁站。通过车辆自动定位、箱体扫描、来确定锁型的选择,并有六个机器手臂完成加解锁作业,全程只需要30秒。
据悉,智能化升级后,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北区将实现无人智能化运作,其单箱作业时间将压缩15秒,整体作业效率提升14.29%。今年前三季度,天津港集团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7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2%,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36亿吨,同比增长4.3%。
无人码头发端于欧美国家,是当今全球智慧港口建设的重要标志,而天津港的传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填补了世界空白。通过与宁波伟隆合作,天津港成功研制了全球首台集装箱地面智能解锁站,创新应用激光扫描系统、六轴自动机器人,实现车辆自动定位、箱体扫描、锁型选择、机器人加解锁的全自动化作业。该项目满足20余种主流锁具作业需求,采用3D视觉识别与定位装置,识别速度从6s缩减到了3s,识别率达95%以上,提升效率10%以上。
按照天津港集团无人智能化码头全流程实船作业的方案设计,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北区为例,由传统人工集装箱码头改造升级为无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相比新建集装箱码头节约成本70%以上,单箱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码头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不仅智慧领先,还更加绿色经济。
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一年多来,天津港集团坚持以质为先、效率至上、创新引领,相继攻克了一系列世界性智慧港口建设难题,实现了传统人工集装箱码头向无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