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liner在2020年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25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据了前8位中的6个,尽管中国一些二级港口的吞吐量出现下滑。
该分析人士计算,上海在2020年保持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领先于新加坡,去年港口吞吐量增长了0.5%。而宁波、舟山、深圳、青岛和天津的港口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了4.4%、3%、4.7%和6.1%。
Alphaliner指出:“随着跨太平洋贸易额的激增,青岛在这一年上升到第六位,而排名第一的上海进一步领先于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新加坡,领先优势增加了近10%,达到670万teu。”上海的吞吐量上升至4350万teu,而新加坡为3690万teu,下降0.9%。
除了中国,马来西亚(Kelang and Tanjung Pelepas港)和美国(洛杉矶/长滩和纽约/纽瓦克)是仅有的几个在前25名中有一个以上港口的国家。
Alphaliner表示,尽管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但2020年全球25个最大集装箱港口的总体增长“持平至略有增长”。
前25位集装箱港口的总吞吐量为3.957亿TEU,比2019年的3.935亿TEU增长0.55%。
Alphaliner报告称:“名单上13个港口的吞吐量增加——7个在中国,2个在美国——反映出西方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的强劲需求。”
2020年,安特卫普(1.4%)、Tanjung Pelelas(8%)和胡志明(估计4.9%)实现了正增长;不过,尽管欧洲最大的集装箱港鹿特丹仍保持了前25名中的11位,但据估计其集装箱吞吐量减少了3.1%。
Alphaliner表示:“在排名前25位的港口中,Tanger Med港口的总体增长率最高,达到20%。”“自2018年排名第48位以来,它的排名迅速上升。
相反,雅加达、高雄、科伦坡和林查班港等港口在这一年中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总体而言,有12个港口在2020年的吞吐量出现了下降。
“在成交量下跌近2%后,香港也下滑了一个位置。”
全年安特卫普港货运量增加17万TEU,吞吐量增长1.4%,蝉联第14位。Alphaliner表示:“安特卫普除了是渴望增长的地中海石油公司的‘要塞中心’之外,还得益于从勒阿弗尔(Le Havre)转移过来的过剩产量,勒阿弗尔的劳工骚乱导致数周内的工作放缓。”
“相比之下,鹿特丹的吞吐量下降了约3%,2020年的最终数据尚未得到港务局的确认。”
与此同时,Alphaliner表示,大连“可以说是今年的最大输家”,从2019年的第19位下滑至2020年的第29位。该分析师表示:“与前一年的860万TEU相比,它在2020年的吞吐量为510万TEU,受到了该地区其他竞争港口崛起的严重影响。”
的确,尽管中国的大型港口都在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中国目前在前25名中只有9个港口,而两年前有11个。此外,中国还计划进行更多的合并,以打击排名较低的集装箱枢纽之间破坏性的竞争。作为应对产能过剩努力的一部分,大连和营口港的管理在2020年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