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显示,货运公司未能利用好船运公司拥有的集装箱运力。这项研究或将有助于解决困扰集装箱供应链的设备短缺问题。
追踪全球范围内集装箱流转的平台Container xChange对50家主要货代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其采取的方式是使用一家虚拟的公司从中国向德国订购咖啡机部件,并指定使用货代拥有的集装箱。
其中有12家货代接受了预定,但只有5家可以组织SOC(托运人集装箱)运输及确保提供集装箱。
Container xChange表示,虽然接受订单占比超过了10%,比一年前进行调查时的6%有所上升,但这仍然表明市场对这类预订缺乏兴趣。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SOC这种模式未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在目前运费居高不下、承运人集装箱设备短缺的情况下。
在ContainerxChange看来,SOC模式在当前非常有优势,包括承运人、货运公司都可以从这种模式中受益,这是管理集装箱供应链的另一种工具。
在接受订舱的12家货代中,有2家表示可以帮助购买集装箱,5家建议委托人自行采购集装箱,但货运公司提供的货运服务包括300美元至2700美元不等的集装箱提货费用。
Container xChange表示:“巨大的价格区间表明,一些货运公司能够采购设备,但另一些公司则面临设备短缺。”
目前货代和托运人使用的大多数集装箱都属于承运人,这使得托运人的运费包含了集装箱的使用费。
在集装箱完成运输任务后,它被送回承运人的仓库,直到下一次的使用。或许正是因为在特定时间寻找可用的集装箱较为耗时,造成目前SOC的使用频率较低。
然而,当贸易不平衡造成设备短缺时,特别是当承运人对使用COC(承运人集装箱)收取额外费用时,SOC就会凸显出优势。这种模式还有助于托运人控制卡车运输成本,并可减少滞期费和滞留费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