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ärtsilä计划建立一个自主的港内和码头间集装箱穿梭车,以解决鹿特丹港正在出现的内部集装箱运输能力瓶颈。
这将是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昵称为MAGPIE(智能绿色港口,即综合高效多式联运枢纽),该项目由鹿特丹港口当局、德尔塔港(德国)、哈罗帕(法国:与荷兰、德国、法国、葡萄牙和丹麦的10家研究机构和30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欧洲联盟已决定为国际联盟提供约3000万美元的资金,以实施旨在实现可持续和智能港口物流的项目。这需要制定一个宏大的计划,阐明如何在2050年前实现港口内部和进出港口的无碳运输。
Wärtsilä是MAGPIE最大的工业合作伙伴,该公司将在鹿特丹港示范零排放自动驳船的子项目中获得最多的赠款。
该安装将包括几个最新的Wärtsilä解决方案,包括SmartMove套件,它提供了传感器技术与导航系统的配对,以实现安全、自动化的船舶移动。
他说:“我们认为,陆路运输方式将无法消化正在出现的内部集装箱运输能力瓶颈。因此,我们将提供一种自动电子驳船的概念,通过自动海上货物转运,可以大大提高鹿特丹港的效率。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看到这些集装箱穿梭车引入智能物流网络,”Wärtsilä Voyage业务发展工程师Hendrik Busshoff评论道。
Wärtsilä表示,电力推进将通过电力驱动系统和开创性的可互换电池容器解决方案实现,该方案使用可再生能源充电,从而将驳船的排放降至零。
“为了补充电子导航的设置,我们是一个联盟的成员,该联盟开发了一个基于使用可更换电池容器的概念,称为ZESPacks(零排放服务)。政府将设立开放接驳充电点网络,以便将电池盒更换为充满电的电池盒,从而将等候时间减至最少。第一个电池箱将在夏天安装,”Wärtsilä海洋系统生态系统创新总经理Teus Van Beek解释说。
Wärtsilä利用其内河航运经验创造了有效的电池集装箱——啤酒酿造商喜力已经签署了一项碳中和协议,每年将45,000个集装箱的啤酒运送到鹿特丹港。
Wärtsilä Voyage总裁Sean Fernback克指出:“利用新技术,我们将把短程海运和内陆运输变成物流链上更安全、更清洁、更高效的环节,让那些需要它的人更容易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