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米贸易正处于剧烈波动之中,洪水摧毁了中国北方的庄稼,而主要出口国实际上实施了出口禁令。
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以粮食安全担忧为由,对所有品种的大米实施了出口禁令和出口税,而邻国缅甸——全球贸易追踪(Global Trade Tracker)的全球第七大大米出口国——刚刚实施了为期45天的出口禁令,以控制不断飙升的粮食价格。与此同时,由于担心今年El Niño天气现象带来的极端天气状况,世界第二大大米出口国泰国政府最近敦促农民今年减少种植面积。在全球范围内,最近几天大米价格达到了12年来的最高点。
雪上加霜的是,中国东北城市黑龙江今年也遇到大水,作物损失不小。中国的大米消费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超过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总和,这两个国家在Statista编制的全球大米消费量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船舶经纪公司Banchero Costa的全球研究主管Ralph Leszczynski说:“我不确定哪里有替代供应。”
世界上最权威的大米信息来源之一SSRiceNews.com的联合创始人V Subramaniam评论说:“印度更有可能把限制措施当作管理出口流动的阀门。”
Subramaniam今天在与Splash的谈话中说:“我看到市场正在调整,尽管幅度很大,从与新冠病毒相关的供应注入到全球市场的某种正常化,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乌克兰战争的背景下应对食品通胀,现在厄尔尼诺导致的供应担忧,以及对食品出口原产地消费者的保护行动。”
根据SSRiceNews.com的数据,全球每年海运的大米略多于5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