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金周假期结束后,中国工人开始缓慢地返回工厂,这两条通往欧洲和美国的主要航线的运费继续下滑。
上周中国停产的集装箱运价包括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该指数将于本周恢复公布运价,其中太平洋地区的运价已经比SCFI的上一个值低200美元/FEU。
到欧洲的现货运费在黄金周前设定为1166美元/FEU,但据说现在已经跌至800美元/FEU以下。
根据香港咨询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航运公司已宣布上调两条主要航线的运价,太平洋航线10月15日和11月1日的运价分别为1000美元/FEU,欧洲航线的运价最高上调1800美元/FEU。
Linerlytica证实了这些加息提议,“在没有任何产能调整的情况下,仍然很少有人相信更高的利率会持续下去。”
此外,该顾问报告称,“11月份的初步预测显示,跨太平洋和亚欧航线的运力环比增长7%至17%,这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10月份运力下降的趋势。”
即使算上0.9%的闲置船65艘,共计243,097 TEU,过去30天内新船23艘,共计151,916 TEU的大量交付,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非运营船的影响,而报废船10艘,共计16,200 TEU,也不足以扭转这一趋势。
船舶经纪公司Braemar表示,需求暴跌导致可租现货船数量增加,该公司报告称:“随着市场上可用现货船数量的增加,以及可提供的过剩吨位的增加,市场的整体基调并不令人鼓舞,对2023年第四季度的预期令人担忧。”
Braemar补充说,为了维持从现在到2025年的货运市场,预计拆船的数量将大幅增加。该公司认为,船舶的大量涌入将使中型船舶(4000至7500标准箱)面临压力。
“有250艘4000-7500 TEU级的船龄超过20年。在供需动态仍然不平衡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重大的机队管理。”
在8月份的数据中,Xenata货运指数表示,其数据显示,长期运费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2.7%,仅8月份的合同运费就下降了7.8%。
Xenata补充说:“根据Xeneta的区域分类指数,来自远东的航线,全球最繁忙的航线,合同价值同比下降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