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上周在8月1日关税截止日期前几小时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这将使政府对来自一长串国家的出口商品征收互惠关税,适用于8月7日之前未装载的所有商品。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该命令将关税提高到15%到20%的水平,这也是大多数谈判达成的贸易协议中设定的水平,包括特朗普上周宣布的美国与韩国的协议。然而,瑞士和印度等一些国家将面临更高水平的关税,并将继续尝试和谈判。
贸易战的其他进展包括,特朗普同意将墨西哥8月1日的最后期限延长90天,之后随着谈判的继续,将对墨西哥出口征收30%的关税。而在另一项行政命令中,由于美加紧张局势加剧,总统将加拿大所有非美墨加协定出口的关税从25%提高到35%。
美国对中国30%的基准关税仍将于8月12日到期,尽管上周的谈判让人们乐观地认为,双方将同意将现状再延长90天,但目前还没有官方宣布。
最后,特朗普根据对美国铜进口的232条款调查签署了一项公告,将铜关税从8月1日提高到50%,尽管该决定豁免了精炼铜的关税。政府要求的针对半导体的第232条调查预计将在未来两周内结束,总统还谈到了通过这项法律对药品征收关税,尽管这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于货运市场来说,上周的戏剧性声明似乎没有产生太大的直接影响。几个月前,许多货主急于在4月2日关税公告和4月9日装船截止日期之间装船。这一次,在8月7日之前,似乎没有太多的最后一分钟的匆忙,可能是因为为了赶在原定的7月最后期限之前提前装货,以及托运人厌倦了关税驱动的打击,使得这个窗口变得不那么紧迫。
海运方面,上周到西海岸的跨太平洋集装箱运价连续第三周维持在2300美元/FEU左右,自8月1日以来,每日运价实际上下降了约100美元。东海岸的价格下降了4%,至3950美元/FEU,这是连续第六周下降,自行政命令发布以来,价格也在继续下降。跨大西洋费率约为1900美元/FEU。
货运码头定制港口对数据同样显示,从越南和印度等面临关税上涨的特定来源到长滩的样本费率自1日以来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一个例外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价格,8月7日面临19%的关税,自宣布以来适度增长了8%。
尽管对中国的关税延长90天可能会导致一些跨太平洋需求反弹,但到目前为止,这里的前期装载可能意味着今年跨太平洋旺季的峰值仍将落后。
上周,亚洲-欧洲集装箱运价稳定在3400美元/FEU左右,自7月初以来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尽管有报道称旺季相对强劲且持续拥堵。上周,亚洲-地中海地区的价格下跌4%,至3,263美元/FEU,连续七周下跌,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低于亚洲-欧洲地区的价格。
航空货运市场和海运市场一样,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在8月7日关税截止日期之前,有任何最后一刻的催促。航空货运指数数据显示,与行政命令出台前相比,大多数地区飞往美国的机票价格没有变化,但从韩国到北美的机票价格上涨了11%,从拉丁美洲的机票价格上涨了7%。
上周的总统行动包括一项行政命令,该命令将于8月29日结束美国对所有来源商品的最低限度豁免。过去两年,B2C电子商务商品(主要通过航空货运)进入美国的数量激增,最低限度的豁免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从今年5月开始,美国仅对中国暂停了最低限度的限制,导致这条航线上的空气量大幅下降(但没有崩溃)。过去两年,大多数进入美国的“最低限额”包裹都来自中国,但8月29日取消对所有原产地的豁免,可能意味着为美国服务的航空公司、依赖这一豁免的消费者和小企业进口商面临额外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