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型的航运企业减少之外,航运联盟也即将由现在的四个减少为三个,除了在2015年就已开始运营的2M外,另两个联盟即将在2017年四月开始运营,海运界将进入“三国杀”时代。
海洋联盟和THE联盟都将在4月正式开始运营。
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的成员包括达飞(CMA CGM),中远(COSCO),长荣(EVERGREEN),东方海外(OOCL)。
THE联盟(THE Alliance)的成员包括赫伯罗特(HAPAG-LLOYD),日本邮船(K LINE),商船三井(MOL),川崎汽船(NYK),阳明海运(YANG MING)。
分析公司SeaIntel评估了三大联盟的亚洲-欧洲航线,他们认为很难明确的看出哪一个联盟将更胜一筹,但明显的是,2M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SeaIntel指出:“由于新联盟已经发布了其亚洲-欧洲航线的大部分细节,很明显,一旦新联盟正式开始运营,将能为客户提供更多样性的航线服务。”
2M提供更多的港口挂靠服务
通过对比SeaIntel发现,2M联盟着重于提供最广泛的航线网络服务,在其亚欧航线上提供了大量欧洲港口的直接挂靠服务,而其中一些是其他联盟并未直接挂靠的。
另外,海洋联盟给SeaIntel的印象是,希望扮演一个亚洲与欧洲间的“传送带”的角色。在主要的港口间提供高频率的班次服务,而其余港口则通过转运覆盖。
最后在亚欧航线上,THE联盟是三大联盟中提供航线最少的,仅有8条航线。但是THE联盟似乎更注重于速度,而非广度。在三大联盟航线覆盖的34个港口中的20个,THE联盟提供了最短的运输时间(transit time)。
SeaIntel认为在运输时间上的优势使得THE联盟挂靠的港口明显少于另两个联盟。而通过调查,他们发现在选定的34个港口中,最快和最慢的运输时间相差五天。
海洋联盟在运力上有优势
SeaIntel表示在港到港服务方面,2M处于领先地位,2M提供了114个不同的港到港服务,而其他两个联盟则分别只有79个。
但是在提供班轮的数量上,海洋联盟稍微领先于其他两个联盟。
SeaIntel强调,分析是基于现有数据和2M的航线服务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而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商船(HMM)已与2M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各位读者你们更看好哪一个联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