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哥本哈根的全球海事论坛(GMF)的分析得出结论,在2030年之前,可能最快在2026年,氨动力天然气运输船就可以与传统燃料船舶有效竞争。
GMF的研究发现,包括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和欧盟的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在内的成本削减手段可以将拥有和运营一艘典型天然气运输船的成本分别降低20%和10%。GMF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双燃料船设计、竞争性债务融资安排、运营效率、燃料补贴和政府监管等其他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缩小运营成本差距。
由北欧创新公司共同资助的北欧绿色氨动力船舶(NoGAPS)项目的分析人员评估了可以弥合氨和传统燃料之间运营“MS NoGAPS”的成本差距的方法。他们假设MS NoGAPS部署在美国海湾和欧洲西北部之间的航线上,这一安排已获得DNV的原则上批准。
研究发现,如果该船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营效率,只在美国使用氨燃料,并充分利用Fit 55措施和IRA补贴,那么该船的运营可能会在2030年达到平价,但研究发现,如果有其他降低成本的手段,最早可能在2026年实现。
全球海事论坛项目总监Jesse Fahnestock表示:“自2020年以来,NoGAPS项目汇集了主要行业领导者,将氨动力天然气船概念推向现实世界。随着这个最新项目阶段的完成,我们不仅有了一个可以用于造船厂招标的详细船舶设计,而且还有一个可行的商业化途径。我们希望这能增强租船合同和投资者的信心,采取措施实现M/S NoGAPS和其他氨动力船舶。”
NoGAPS项目的参与者包括全球海事论坛、Yara Clean氨、BW Epic Kosan、MAN Energy Solutions、Wärtsilä、DNV和Mærsk McKinney Møller零碳航运中心等主要合作伙伴。支持者包括作为船旗代表的丹麦海事管理局和作为船舶设计师的Breeze Ship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