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国的大宗商品进口依然强劲

海运新闻物流巴巴2020-04-15 10:04:28阅读:

  冠状病毒对中国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几乎没有影响,但这可能凸显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但无法为全球从这场疫情中复苏提供一个模板。

  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的原油进口量相当于每天968万桶,而3月份是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部分地区陷入封锁的月份。

  这比去年3月高出4.5%,略低于2020年前两个月平均1047万桶/日。

  令3月份的数据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报道称,由于冠状病毒的爆发,中国的原油需求在过去几个月里每天减少了约400万桶,约为三分之一。

  许多分析师和评论人士在3月份没有考虑到的是,原油需求是由消费和库存构成的。

  虽然封锁无疑严重影响了消费,但也很明显,中国只是利用当时油价下跌的机会,将原油转入战略和商业储备。

  总体而言,中国第一季度原油进口量约为1020万桶/天,较上年同期增长5%。

  这种表现不应被解读为意味着这种冠状病毒对中国的原油需求实际上没有影响,而应被视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仍有意愿和能力储备的证明。

  在冠状病毒传播的时间轴上,世界其他地方的情况不太可能是这样,它们比中国晚一个月到六个星期。

  虽然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可以增加战略和商业储备,但它们无法达到中国在3月份做到的程度。

  冠状病毒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石油消耗造成的打击估计高达3,000万桶/日,约占全球总量的30%,这意味着即使额外购买存储也显然不足以吸收所有可用资源原油。

  铁矿石,煤,铜

  在中国经历最严重的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不仅原油进口保持了弹性,铁矿石、煤炭和铜的进口也保持了稳定。

  3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为8591万吨,较上年同期仅下降0.6%,而第一季度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3%。

  虽然今年第一季度和去年第一季度的进口都受到了天气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总体情况仍然是,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基本上没有受到冠状病毒的影响。

  3月份煤炭进口量为2,783万吨,同比增长18.5%,而第一季度进口量增长28.4%,这反映出2019年底卸煤速度放缓所导致的被压抑的需求,以及一些国内煤矿和交通枢纽因冠状病毒而停运所导致的燃料短缺。

  经常被用作制造业活动晴雨表的工业金属铜3月份的购买量也较上年同期上升,未加工铜进口量增长13%,至44.196万吨。

  今年前三个月,未锻造铜的进口增长了9.1%,这又一次与“冠状病毒”将严重损害中国经济的说法背道而驰。

  总体而言,大宗商品进口显示出,中国与世界其它地区不同,其庞大的制造业、建筑业、工业和炼油行业可以承受一两个月的实际停工。

评论
北京海运多少钱,你们可以做吗?
2021-09-23 08:34 回复 收起
危险品出口海运拼箱你们能做吗?
2025-04-02 08:22 回复 收起
海运出口美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2022-04-30 16:32 回复 收起
海运散货费用明细可不可以发一份我?
2023-03-21 11:02 回复 收起
海运清关是什么意思
2025-02-15 08:54 回复 收起
关注物流巴巴
物流巴巴微信公众号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