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的中期展望认为,未来几年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将远远超过需求的增长。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一期中期展望报告显示,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和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石油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过去15年供需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开始消退。
根据这份报告,在电动汽车销量激增、高速铁路和天然气卡车继续部署之后,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十多年的中国,将在2027年达到消费峰值。
与此同时,尽管美国仍是未来几年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但由于公司缩减支出并专注于资本纪律,预计美国石油供应的增长速度将放缓。
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在2024年至2030年间增加250万桶/天,到2020年将达到约1.055亿桶/天的稳定水平。
到2030年,全球石油产能预计将增加500多万桶/天,达到1.147亿桶/天。这一增长将主要由天然气液体和其他非原油液体的强劲增长所主导。全球对石化原料的强劲需求和富液态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向更高非原油产能的战略转变。
欧佩克+联盟已经开始放松减产,重新调整石油供应轨迹。然而,报告发现,美国、加拿大、巴西、圭亚那和阿根廷的产量增加将足以满足未来几年全球需求的增长。
在没有重大供应中断的情况下,最新的中期预测认为,到2030年,石油市场供应充足,但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和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当我们回顾过去十年的石油市场趋势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双重现象——由于页岩革命,美国占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90%,而全球需求增长的60%来自中国。但这些动态正在发生变化,”IEA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从基本面来看,未来几年石油市场似乎将供应充足,但最近的事件突显了石油供应安全面临的重大地缘政治风险。在能源安全问题上,我们没有自满的余地。国际能源署仍然坚定地致力于与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合作,以维护能源安全。”
根据这份报告,电动汽车的加速销售——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1700万辆,并将在2025年超过2000万辆——使全球石油需求达到峰值。根据目前的前景,到本十年末,电动汽车将取代全球540万桶/天的石油需求。中东地区(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用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取代石油发电,预计也将在未来几年拖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
报告发现,从2026年起,石化行业将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到2030年,该行业将消耗六分之一的石油。对可燃化石燃料(不包括石化原料和生物燃料)的石油需求现在可能最早在2027年达到峰值,即使航空燃料的消费量继续增长。
由于石化产品主要是由天然气液体等非精炼产品生产的,因此这些趋势将对炼油行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该报告预计,到2030年,炼油净产能将远远超过对成品油的需求,这可能导致更多产能在此期间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