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7月9日是中美贸易谈判结束的最后期限。关税暂停的速度越来越近,跨太平洋贸易的前景不太明朗。
虽然关税和其他细节尚不清楚,但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表示,美国已经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恢复中国的稀土矿物贸易,以换取美国结束一些反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表示,计划在7月4日之后完成与十大贸易伙伴的谈判,并可能很快单方面对其他国家征收关税。
SONAR数据合作伙伴和航运分析师Freightos在更新中表示,5月12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降低导致中美集装箱运量反弹,但这似乎正在失去动力。航运公司可能预计到需求将持续更长的时间,因此增加了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尤其是飞往美国西海岸的航线,目前该航线似乎与需求失衡。
尽管SONAR数据显示,从中国出发驶往西海岸港口的满载集装箱接近创纪录水平,但由于数周需求疲软,运费大幅下降。
货运公司表示,在5月底至6月中旬期间,亚洲至北美西海岸集装箱的运费每40英尺当量单位(FEU)飙升逾3,000美元,涨幅达115%,至6,000美元。然而,到上周末,由于需求和运力问题,平均运价急剧下降至每FEU 3388美元,比6月份的峰值低43%,但仍比5月底高22%。
东海岸的运价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尽管没有那么剧烈。从5月底到6月中旬,价格飙升了80%,达到每FEU约7,200美元,但到月底下跌了15%,至6,116美元。在典型的旺季早期,运价大幅下降,导致航运公司考虑减少运力。
Freightos研究主管Judah Levine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即使这些关税驱动的压力在6月份大幅推高了运价,但两条航线的峰值每FEU至少比一年前低了1000美元,这可能表明集装箱市场的整体运力有所增长。
6月份,亚欧和地中海地区的运价环比均上涨25%,分别达到2,969美元和4,222美元。由于港口拥堵和运力向跨太平洋的转移,6月初和中旬这条航线的运价上涨,红海改道提前开启了这条航线的旺季。
然而,这两种航线的运价在月底都有所降温,表明市场状况可能不支持航运公司即将到来的7月一般运价上调。尽管如此,班轮公司大幅削减运力的计划(这在旺季并不常见)仍可能促使运价进一步上调。与跨太平洋航线类似,这些航线目前的运价比一年前大幅下降,这表明运力的增加正在对运价施加下行压力,尽管航运公司仍在避开红海。
但其他市场消息人士表示,中国的集装箱运价甚至更低。
咨询师Jon Monroe在领英(LinkedIn)的一篇帖子中表示:“现货汇率跌至2000美元至2500美元之间(取决于运营商),目前已经在2500美元附近徘徊了两周。”“运价迅速下降,中国基础港口的空间是开放的,到目前为止,航运公司还没有动用运力控制能力来挤压市场。”
门罗补充说,最近跨入跨太平洋航线的航运公司提供到西海岸的价格在2000美元或略低于2000美元。
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的价差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约为1000美元。现在,每个人都在静观其变,等着看特朗普决定对关税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