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出口欧盟需防范增塑剂风险

海运新闻物流巴巴2017-08-11 16:08:03阅读:

  塑料制品出口欧盟需防范增塑剂风险
  近日,欧盟成员国法国对一批中国出口的活动球玩具发布召回通报,该塑料玩具球被检测出含有增塑剂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被判定不符合欧盟的玩具安全指令。据悉,这已是今年我国产品第二次因DIBP不合格而被欧盟通报的事件。
  2014年欧盟成员国德国通过欧盟官方食品和饲料产品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了一批进口自中国的不合格塑料吸管杯。不合格原因为该产品被检测出含有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酯(DPHP),该批产品已被责令从市场召回。据了解,这是我国输欧食品接触产品首次因使用DPHP增塑剂被通报。
  DIBP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类新型增塑剂,但随着欧美技术壁垒的升级,目前该类物质也面临禁用,使用风险需防范。玩具等儿童用品是宁波地区的重要出口商品,今年1-6月口岸出口量就达44亿元,同比增长28%,但宁波出口儿童用品因类似问题被国外通报退货也屡有发生,如某企业出口的儿童面具、儿童坐便器等就因增塑剂超标多次遭遇欧盟通报,出口企业需引起重视。
  增塑剂主要用于软化塑料,提高柔性。目前工业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类塑化剂就是“邻苯二甲酸酯”,主要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等多个类别,曾经被广泛应用于玩具及各类塑胶制品生产。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以干扰内分泌系统,不仅毒害肝脏和肾脏,还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诱发女性性早熟,对处于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的儿童影响更大,其风险已经引起各国高度关注。
  欧盟在增塑剂风险管控方面尤为严格,欧盟针对化学品管理的REACH法规已经明确禁止在所有玩具和儿童用品中使用DEHP、DBP、BBP三类邻苯增塑剂,而DINP、DNOP和DIDP三类邻苯增塑剂则被禁止在可放入口中的玩具中使用,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而遭到退货、下架、召回等处理。除了REACH法规外,欧盟还有堪称全球最严的《玩具安全指令》,该指令规定,被归类为致癌、致畸变和生殖毒性的物质均不得在玩具中使用,而DIBP已被REACH归类为生殖毒性物质,因此,如果出口欧盟的玩具使用了DIBP等物质也会被视为不合格。今年1-7月,欧盟发布涉及邻苯二甲酸酯超标的官方不合格通报达70起,其中我国出口产品占九成,主要就是因为使用了前述的DEHP等六种增塑剂和DIBP增塑剂。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DIBP增塑剂在全球塑胶行业应用仍然十分广泛,特别是DEHP等六类增塑剂被欧美禁用后,该物质作为替代物一度受到国内外不少企业关注。但最新研究表明,DIBP也可能具有类似DEHP的危害,除欧盟外,美国也在2014年发布新规将DIBP列入禁用,而我国现行玩具标准GB6675-2014主要参照原先的欧美标准制定,限制的增塑剂主要就是DEHP等六种,尚未涉及DIBP,预计下次更新也会提出相应要求,企业需密切留意。
  如何防范增塑剂风险?
  一是要提高法规和标准意识。对于食品包装、玩具等高风险产品,欧美发达国家和很多新兴市场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出口企业务必要了解市场国的相关技术法规和产品标准,严格按照规定选用合格的原辅材料。
  二是要加强对原辅材料的管控。对风险较高的增塑剂、重金属等物质要做好入厂检验,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
  三是要严格落实产品检测,在生产新产品或更换原材料时应通过专业的第三方检测确保增塑剂等物质符合限量要求,降低贸易风险。
  四是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由于欧盟不同成员国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卫生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意大利特别关注金属制品的重金属迁移量,德国则特别关注塑胶制品中的多环芳烃、增塑剂等有机化学物质的风险。企业对出口此类国家的产品除了常规检测以外,应根据所使用的原辅料清单适当增加高风险物质的检测。
  五是企业要重视技术咨询服务。由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体系日益复杂,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难以完整理解,也很难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企业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技术咨询工作,通过寻求检验检疫部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等权威部门的专业指导,将质量风险化解在生产线之前。

评论
深圳出口海运货代给推荐加靠谱的呗
2022-01-19 20:06 回复 收起
散货海运到菲律宾,价格怎么算
2018-01-11 02:21 回复 收起
散货海运费用怎么计算?
2022-12-15 21:47 回复 收起
海运美国多久到?
2018-10-27 16:27 回复 收起
海运大件货是不是可以便宜点
2025-02-14 17:14 回复 收起
关注物流巴巴
物流巴巴微信公众号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