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关税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迫使欧洲在寻求实现环境目标时向中国靠拢。
中国正在为其大量生产的电动汽车寻找替代市场,因为它面临着对美国出口受到10%关税的打击。
然而,欧盟(eu)也可能面临关税,美国总统曾表示,他的国家受到了布鲁塞尔议员们“非常恶劣的对待”。
前美国驻欧盟大使、现任不伦瑞克集团(Brunswick Group)高级顾问安东尼•加德纳(Anthony Gardner)向彭博社(Bloomberg)表示,欧盟从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吸取了教训,并制定了一系列更为有力的应对措施。
他补充称,他看到了“明显的从中国转移”,此前欧洲向美国靠拢得更近,但现在,他警告称,美国最终可能会把拥有4.46亿消费者的欧盟推向中国。他指出,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威胁可能会让欧盟成员国说,“你知道吗,中国现在看起来没那么糟糕”。
这对双方都有利的一个领域可能是电动汽车。
欧洲的目标是到2035年禁止新车排放,采用渐进式方法,今年减排15%,2030年减排55%。
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严格的审查;货运商猛烈抨击了这一计划,一家在欧洲运营的货运商告诉the Loadstar,即使他们能买得起电动卡车,充电点也不够用。
9月,包括沃尔沃、优步和马士基在内的大公司,以及电动汽车制造商北极星和里维安敦促布鲁塞尔不要重启这些计划,声称只要它们具有“监管稳定性”,这些计划是可行的。
对于欧洲国内市场不仅有能力大规模生产,而且有能力在定价上与中国匹敌的质疑声仍不绝于耳,但事实可能证明,中国可以缓解欧洲的需求,尤其是如果欧盟各国政府感到与美国的联系被切断的话。
加德纳表示:“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与欧洲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的差异,几乎肯定会导致中国的大量贸易转移到欧洲,欧洲是中国出口产品最后、也是最富有的市场之一。”
“你已经看到很多分析人士表明,即使征收关税,中国制造商在欧洲市场的利润也高于国内。在欧洲明显分裂和工业疲软之际,转移将推动出口大幅增加。”
他表示,欧洲拥有强大的力量,中国需要一个销售市场,就像欧洲需要一个供应商基地一样。他指出,欧盟可以让中国进入其“相对开放的市场”,条件是中国“实际上在欧洲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