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已于2025年6月26日正式生效。
在国际海事组织(海事组织)主持下通过的《公约》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例,以确保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方式拆除达到使用寿命的船舶。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Arsenio Dominguez评论说,这是多年来致力于国际合作和重新承诺负责任的船舶生命周期管理的结果。
该公约涵盖:船舶的设计、建造、操作和准备,以确保安全拆解;船舶回收设施的操作和监管,以及一个全面的合规框架,包括认证、检查和报告。
主要规定包括:禁止或限制船舶使用有害物质,包括石棉、多氯联苯、消耗臭氧物质和有机锡化合物;船上有害物质的强制性清单;对船舶回收场的严格安全和环境要求;以及确保全球合规的认证和执法机制。
目前该公约共有24个缔约国,包括日本、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和巴拿马等主要船旗国,以及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等主要船舶回收国。
按吨位计算,这些缔约方占世界航运总量的57.15%,确保了广泛的影响。
《公约》最初于2009年5月在香港举行的外交会议上通过,于2023年达到生效门槛,原定于24个月后实施,目前已于2025年实现。